一、背景介绍:

这次考试成绩225分,对自己而言不是一个满意的分数。我是2012年大学毕业。山东考生,高考成绩过本科一批分数线,不偏科。所以总体而言基础还可以。

我参加的是笔试和面试的培训课程,面试是选的第三批。当时参加笔试课程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自己太懒,拖延症很重,不想自己搜寻备考资料,同时也可以约束周末时间不至于被自己荒废。大约五分之四的笔试课程我是都去上的,课堂上认真听,课下没碰过课本和习题。最后一个月的时候开始着手认真备考,业余时间几乎都在学习:工作日是晚上学2-3个小时;周末除了选择性的去复旦求是上课,每天大约学习10个小时,另外考前请了三天的假用来备考。

另外就是毕业后有几年也是用业余时间准备注册会计师考试,自认为比 MBA笔试的备考任务重的多,甚至不是一个量级的。所以虽然毕业已经六年,但是业余时间的学习状态收拾收拾还是说有就有的。

说这个的目的是想让大家有个参考,因为MBA考试数学和英语甚至语文基本上都是高中课程的难度。高中基础好、学习状态好的同学MBA笔试会相对轻松一些,高中基础差以及学习条件不佳的同学可能在备考时间的长度和密度上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再斟酌把控一下。


二、经验&教训:


1、数学

先做个参考:我2012年高考数学大概是120分。数学是语文数学逻辑和英语这四门中我备考时间最多的一门,然而也是考得最差的一门,大约错了10道选择题。所以这个更多的是来分享教训的。数学的题型比较灵活,知识点比较多。即使掌握了所有的知识点,一不留神也是极易掉入出题者的陷阱。所以,除非是数学基础极其优秀,否则还是题海战术更为靠谱。我说的题海战术包括两方面:题海和战术。


①题海:我是在最后一个月把近十年的真题做了两遍,现在看的话这个量还是太少。每套题只有25道题,十年真题总共也只是250道题。想通过二刷这250道就熟练掌握考试提纲的所有知识点并灵活运用可能还是有些勉强的。所以在今年考试数学题目难度略有提升的情况下,我那点数学知识储备就捉襟见肘了:有的题目是真的不会,因为不知道用什么数学知识;有的题目是假的不会,多给我点时间我就研究出来了,可是没那么多时间,所以就蒙上了:还是掌握的不扎实;有的题目是真的会,但是因为粗心所以掉坑里去了:还是对套路不够熟练。所以建议大家在把近十年的真题做过一遍以上之外,十年开外的真题如果能找到也认真做一做。最好是买不同出版社的真题来做,因为不同的老师解题思路不同,多做几个版本可以对同一道真题有不同的认知。至于要不要做模拟题,我觉得除非时间真的很充足,否则还是以真题为准。不是说所有的模拟题都不值得做,而是市场上模拟题的质量参差不齐,通常我们不自己做也不知道出题者的水平怎么样,甚至做了也未必心理有数。所以为了最大效率利用时间,还是建议以真题为主。


②战术:首先,我觉得要知晓数学的哪个章节是自己的薄弱点,然后才能有针对性的学习。比如对我而言薄弱点是排列组合和概率,所以后来专门抽了几天的时间对这一块进行针对性的学习。其次,对于上面提到的题海,在每做完一套题后,一定要注意归纳总结:题型和知识点的总结。如果只做题不总结,其实一套题做十遍跟做一遍没有多大的差别。每做一遍可能感觉都是一套新题,原来不会的现在还是不会。


2、逻辑

对很多人来说,逻辑应该是一门全新的课程。复旦求是逻辑课的老师都很优秀:凌老师的课程通俗易懂,生动有趣;孙老师的课程我在大课总结时听过一次,也是受益匪浅,对提高我做形式逻辑题的速度有很大的帮助。在做题方面,我大概也是把近十年的真题做了两遍。由于通常的规律是最后两道逻辑题会比较难一点,所以我自己掐点做真题时一般都是选择性放弃,直接蒙上。因为我要把数学和逻辑的做题时间控制在两个小时左右,否则来不及写作文及涂卡。不过由于今年的逻辑题比较简单,做到最后两三道题时发现时间还剩余,所以没有选择去蒙。在熟练运用了形式逻辑的的解题方法之后会发现,逻辑题几乎可以不用草稿纸,心算完全可以应付,而且可以很好的提高答题速度。事实上,今年的MBA考试复旦大学考点是没有发草稿纸的!


3、语文

对于语文备考 ,我没有太多的想法,因为没有太多时间去准备。我是把近十年的语文大小作文的一些范文模板整理在了一个文档上,最后一两个星期上下班路上用手机看看,熟悉写作套路。然后就是在写作时尽量约束自己的字体不要过于随意,毕竟如果是选择最后写作文的话时间一般都是非常紧张,字体很容易失控。如果平时自己的字体比较奔放,考试时想写的婉约清秀那是几乎不可能的了。不过如果平时自己的字体比较工整好看,但就是笔速有点慢的话,在卷面与时间两者中舍弃哪一个就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因人而异吧。

小贴士:我的经验是好用的笔写出的字体也会稍微好看点,所以平时可以多试几只不同的笔,最后选择自己最用起来最顺手的去考试。


4、英语

      重要的话先说三遍:记单词!记单词!记单词!

   我英语基础只能说是一般偏上,大学英语六级500+。毕业后除非是看欧美影视剧,也几乎用不着英语。因为觉得自己这次考试英语过60分没什么问题,所以也没有花太多时间去准备。只是把大约近五年的真题中的阅读理解做了一遍,然后作文是从范文中选择了几个自己觉得不错的套用句型。英语考试时间比较充足,所以相应也有以下一些应考体会。


①钉子精神。MBA考试的英语阅读理解基本上都是比较晦涩的社科类文章,经常遇到一篇文章读了两遍还不知道在讲什么的情况。这种情况下虽然做题会有点吃力,但是并不意味着不能做。因为英语的阅读理解的题目与文章的段落顺序前后规律性非常明显,哪个问题出现在哪一段一般都非常清楚。整篇文章没读懂?没关系,某一段我认真读总能知道个大概吧!所以对于自己拿不准答案的题目,我通常会发扬吃苦耐劳的钉子精神反复的读题目所在的段落以及上下文,咂摸了几遍之后大概率会明白段落的意思以及题目想要的答案。总之,英语的阅读理解,我是从来不蒙的,哪怕最后选择的答案是错误的,但是钉子技巧在阅读理解上的运用还是会越来越熟练。


②记单词。我个人认为,如果自己掌握的英语单词的词汇量达到要求,上面所说的什么钉子精神也就没有什么用武之地了。文章读不懂,往往是因为文中的陌生单词太多导致的,或者是不认识出现的高频率的关键单词。备考时,我是把自己做过的每套题中出现的陌生单词记下来,然后零碎的时间反复看。在这里我比较推荐网易有道词典APP,里面有个单词本,可以多种形式记单词,非常方便实用。比如早晚护肤时,手忙不开,我会把手机放在桌子上让单词卡片自动播放 ,整个过程也能看几十个单词。诸如此类。这次考试英语是85分,不知道跟他人比是个什么水平,但是我觉得如果平时多花点时间记单词的话还是可以再提高5分左右的。因为考试时在阅读理解上花的时间太多,虽然后来对答案发现阅读理解全部正确,但是留给英语写作的时间就有点少了,以至于卷面看起来略显仓促,所以可能扣分也比较多。

我的问题是没有把英语二考纲的单词尽可能多的记下来,对于英语基础非常薄弱的同学,我认为要记的可能不只是这个范围的单词了,甚至高考和英语四六级的词汇都要认真去记忆,否则就算是发挥电钻的精神去对付阅读理解也是没用的。如果英语基础非常差,我认为要攻克英语的分数线,是需要打持久战的,半年到一年的时间是比较合适的。


三、模拟考试

      模拟考试是从10月底开始,陆续举办4场模拟考试。我个人认为,对于基础比较好的同学,模拟考试的重要性大于笔试课程;基础不好的同学,两者同等重要。首先,复旦求是的老师出题水平都很棒,可以说媲美真题了;其次,如果我们不完整的走一遍考试流程,往往不知道自己什么水平;再次,通过四次实战演练,同学们一般会找到适合自己的做题顺序。比如如果数学学的很差,而语文逻辑比较好,那可以考虑把数学放到最后再做,等等。老师评价模拟试卷时往往会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整个过程下来也会颇有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