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是全国首批24所招收公共管理硕士(MPA)的院校之一。从2009年起,复旦大学成为国内第一批开始招收双证MPA学生的院校。每年都有众多学生报考,当然在考生中,有的是笃定非复旦不考,有的是抱着尝试的心态报考,今天我们有幸邀请到张同学分享备考经验,张同学觉得复旦“高不可攀”,抱着尝试的心态报考,没成想居然考上了。

 

复旦并非“高不可攀”

“复旦”这两个字一听就是高大上,感觉离自己比较遥远,但回过头来想一下,无论是报考哪所高校,都是一样的复习(因为初试是一样的),仅仅是分数线以及复试的区别,其实想想分数线无论多少,肯定不能以分数线为目标,因为仅仅过了分数线(复试线)很有可能还是会被刷,网上看到不少帖子,过了复试线一点点的依然被刷,所以不用管分数线多少,只能往“死”里学,多拿分,这样才能弥补复试不占优势的可能。在这里正好鼓励一下即将备考或者正在准备的同学,复旦没有想象中那么难考,初试尽量多拿分,复试相当于专业课,专业的科目交给专业的人(求是)去做就好了。


01

制定“小目标”-复习计划

整个初试的过程我是跟着复旦求是的网络课程学习的,其实自己准备报考已经比较晚(8月份),8月是整个备考过程的攻坚阶段,而我当时还没有开始打基础,心里一点底都没有,于是我本着“利用有限的时间花最少的投资获得最大的汇报”原则,参加了求是的网络班,选择网校的原因有三个:

一、与其把时间浪费在通勤上,还不如把上课来回的时间花在学习上;

二、因为网校的费用便宜(^_^),而且我自由支配的时间比较多,网校可以做到只要有网络的情况下随时随地学习;

三、当时想今年先试试水,大不了下一年再考,到时候参加线下班好了;

 

听课的闲暇之余我在知乎上搜索并收藏了很多大神的经验贴,里面或许不乏为做广告编写出来的案例,真真假假、虚虚实实、反正我都看了。当然我只摘取了我认为对我有用的东西,加以效仿,然后给自己制定了一个学习计划。


学习计划如下:

有了“网络搜集”的前车之鉴,所以我的学习计划也不是适合所有人。

 

1、数学和逻辑视频交叉学习,工作日每天保持2-3小时的学习时间,周末每天保证5-7小时的学习时间;

 

2、每天做题任务:100-200题不等;

 

3、单词每天背诵100个,刷5-7遍;

 

4、英语作文、语文写作训练;

 

5、强化阶段刷真题

留出最后3年的真题,周末时间按照真实考试模拟,上午9:00-12:00,你会发现管综时间真的不够…下午14:00-17:00英语模拟。

 

辅导课程的学习:

数学:殷老师以及黄老师的课程学习一遍,简单的内容我一般倍速看,难点重点部分在讲义上标记好,会回头过第二遍。真题至少三遍。第一遍按照章节内容分开做,强化公式记忆的一些定义。第二遍按照历年考卷整套的顺序来做掌握考试技巧和出题规律。第三遍把第一、二遍做错的题目再做一遍。数学考试技巧:单个数学题目,时间不能超过三分钟。

 

逻辑:凌晨老师的课程系统至少听一遍,每学完一章节就去题库做几组相关类别的题目巩固。考试中要把逻辑的做题时间控制在50-60min。逻辑主要做真题,准确率达到70%左右的时候,重心放在做题的速度上来,30道题目,每道题目的做题时间基本上是一分半钟。

 

英语:英语三大块,一是增加单词量,二是学习解题技巧,三是准备作文里的万能金句。我英语比较菜鸡,就不说太多误人子弟了。O(∩_∩)O哈哈~

 

备考毕竟是长期的拉锯战,期间也会有偶尔的小散漫,不要紧,权当放松。我的解压方式就是整理房间、搞搞家务,扔掉长期不用的物品,还有释放一下购物欲望。报考的前一天我都还没有确定选哪个学校,经过复旦求是老师的鼓励,且觉得老师讲的非常有道理才心一横选了复旦,一遍自嘲心比天高一遍安慰自己,想着反正我是来试水的,只要我目标定得够高,按照这个高阶目标努力,如果复旦是满级十,那么降级的结果可能会是7、8级,总比目标是8级,结果是6级要好很多。写到这里突然就想起了《三体》的降维打击…

 

专业课交给专业的人做

复试是我最最担心的,本科院校一般,工作经验也短,网络上复试成功经验的帖子比较少,还看到不少200+复试被刷的失败经验贴,所以即使我的分数比历年分数线高出二十分左右,我仍然没有把握,于是开始琢磨是不是再报名个复试培训班稳妥一点?恰巧那时复旦求是在我们班级群里面发来一张海报,仔细一看赫然四个大字“不过退费”,O(∩_∩)O哈哈哈~对于做事一向比较谨慎的我动心了,如果没有进入复试环节辅导费用可以退无疑降低了我的“投资”风险,这里不得不说求是设置的课程比较人性化。

 

复试课程开始之后,老师给了4本厚厚的书:《公共行政理论》、《公共经济学》、《公共管理学》、《公共行政学》,要在不到1个月内啃完,讲真是不可能的,所以只能依靠老师提到的重点有的放矢。内容些许枯燥听得昏昏沉沉加之内容太多记不住,好在还有录播可以无限回放。

 

英语口语老师比较风趣,列了多个可能会被问到的问题并给出回答的要点模板,根据自身情况套用问题不大。但是对于我,遇到英语听力就选择性失聪的人来说能听懂老师的问题才是关键,只能自求多福复试少被问到英文问题吧….

 

最关键对我最有效果的当属一对一的面试指导了。当然首先你最好准备好中、英文自我介绍的稿子 ,线下指导的陈老师、张老师很亲和,但是抛出的问题我都始料未及,事后得及时根据遗漏的点再去修正稿子。线上模拟指导的朱老师稍显严肃,不过确实能营造那种考试紧张的氛围感,让你提早适应。本来我自信满满的背的滚瓜烂熟的稿子,经过朱老师的一番指正,最后一周还在修稿。总之,自我介绍不仅要突出自己的亮点还要避免给自己挖坑,最高级的就是能毫无痕迹的设计一些坑引导对方问你有所准备的问题。自我介绍一定要烂熟于心,几乎每天上下班路上我都在背,对着镜子背,手机录视频背,找朋友,找领导模拟各种面试场景背…所以复试那天即使紧张到心跳加速手心冒汗,也能做到自我介绍环节一点也不卡壳。

 

复试当天

因为是线上复试,二机位,复试当天我选在公司会议室,背景和桌面保持整洁、干净、无杂物,不能有任何纸质的文件出现。网络通畅,场地安静。着西装,女生头发要扎起。正式复试前有模拟复试调试设备阶段,我过程比较波折,不是有回声,就是无画面…开始怎么也找不出原因,后来换了电脑和二机位的手机,终于正常,我猜测是最开始设备过于低配导致不兼容问题….等待的过程很漫长,面试过程可以盯摄像头,看老师的画面会紧张,还会暴漏因紧张导致的眼神游离和不自信,看摄像头对面反馈的其实才是看着老师们,保持自信从容,听不清的问题可以问,切忌盲目作答 、抢答、不答。

 

最后我想说,考研是一件辛苦但很有成就感的事情,例如:我做梦都没想到自己能考上复旦研究生,拿到拟录取通知时还掐掐自己胳膊,是不是做梦?在这里真的非常感谢复旦求是赵老师的鼓励以及专业指导。也鼓励一下未来或者正在备考的学弟学妹,“复旦”并非高不可攀。学弟学妹们加油,我在复旦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