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一年年中时,距离12月全国统考差不多也就半年时间,精打细算复习备考时间其实并不多,最近小编和一些考生聊天的时候,感觉到他们现在比较迷惘和彷徨,感觉复旦等名校似乎离自己很远!其实小编想说,不轻言放弃,坚持就是胜利!今天我们就分享一位大龄考生的上岸旅程!看看他如何自律学习并且成功上岸的。

梁同学

工作经验--16年
复旦MSE成绩:325分

自我概述

2020年是忙碌的一年,也是充实的一年,虽然中间有过担心,也经常地会因不自信而陷入焦灼,不过总算取得了虽不满意但尚能接受的成绩。这里面自然有个人的努力,我并不打算太过自谦地予以否认,但如果没有辅导班每周课时的安排,没有各位老师的耐心的教导和指引,我肯定也不会取得如今的成绩。


下面的分享其实准确地说并不能算是经验分享,因为我自己尚未有时间去回头仔细地梳理这一年来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所以并没有提炼出什么有效的经验,我所能分享的仅仅是我自己的经历,以及由此引发的一些个人的思考而已。

备考时间规划

我觉得首要并且最重要的一点是合理安排时间且要分清主次。作为在职的考研人士,最纠结的莫过于工作时间和学习时间的冲突了。工作和学习哪个都不能耽误,哪个也都不能全力以赴,所以如何做好两者的平衡就要视各人的具体情况而定了。我的情况是工作强度还算好,工作日基本不会加班太晚,周末加班也比较少,所以我就尽量把工作在公司的时候就做好,稍微加点班也不要紧,但回到家里就是学习时间了,要集中精力到学习上。而且如果工作日加班就可以做完的工作,一定不拖到周末,因为周末一般都有课时安排,这个尽量还是要参加。

四门科目的学习方法

高等数学

作为MSE的考生,从一般的情况来看,主要的发力点绝对是在数学上,一来数学是比较难的一门,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去学习、理解和做题,二来数学的总分和单题的分值都很高,比较容易得分和丢分,拉开差距,所以数学绝对是学习的重中之重。

英语

其次是英语,英语是需要长期努力的一门学科,所以短时间内突击冲高分的可能性不大,所以花太多的时间会得不偿失。但是如果纯从得分角度考虑的话,在备考的后期,老师一般都会提供一些可以套用的模板,比如大小作文的基本结构和常用语句等,这一块还是值得去重点关注下的,对于短期内提高分数比较有帮助。

政治

而说到政治,说实话这是我最头疼的一门,却也是我花时间最少的一门,因为这个年纪的我已经不擅长去记忆大段大段的文字了,要说理解其实也没有太深的层次需要去理解的,所以我能做的就是多浏览几遍老师给整理出的要点,然后考试时临场发挥就好,于是我的政治得分刚好过了单科线,还好吧,我觉得可以了。

专业课

而说到专业课,其实从专业的角度来讲,这应该也是比较重要的一门学科,我因为是跨专业的,当时对专业课也比较重视,还曾非常担心这方面会有障碍。但从实践来看,是没必要担心的。首先辅导班的老师对复旦MSE的专业课有很强的针对性,而且相对来讲专业课方面需要掌握的难点不是太多,很多知识点是需要临场去发挥的。再有考试的题目是复旦自主命题,考虑到会有跨专业的考生,阅卷相对来讲也会宽松一些,所以这一门需要花点时间,但没必要花太多时间。(然而2021年改为了408统考,我的专业课备考参考意义不大了吧)

总结

除了以上所说,还有要注意的就是要相信老师,严格按照老师的安排进度和内容去进行复习。因为老师肯定都是很有经验的,他们不一定能让你取得数一数二的成绩,毕竟在职的考生跟全日制的考生也是没法比的,但是他们会针对在职人员的情况,制定合理的复习计划,让你能至少能达到通过初试的水平,所以听老师的,没错的。

心得体会

最后要说的一点就是要保持良好的作息。很多人因为工作紧张,学习上觉得时间花的不够,就常常通宵达旦地学习赶进度。我觉得这样是不好的,至少我的经历告诉我这样不好。因为当你为了赶这点进度而熬到深夜甚至通宵的时候,你奋斗的这五六个小时能得到什么样的效果先不说,它至少会影响你第二天一整天的精神和状态,不管是工作还是学习。从总体上看这是得不偿失的。所以我的建议是保持良好作息,落下的进度可以在白天抽时间赶,或者可以每天比平时晚睡或早起半个小时,这样既不会太影响本来的生物钟,又挤出了一点努力的时间,虽然牺牲了点睡眠,不过想来还是划得来的。


以上是我的一点分享,不一定适用于每个人,能让有类似经历的人有所启发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