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一年年中时,距离12月全国统考差不多也就半年时间,精打细算复习备考时间其实并不多,最近小编和一些考生聊天的时候,感觉到他们现在比较迷惘和彷徨,感觉复旦等名校似乎离自己很远!其实小编想说,不轻言放弃,坚持就是胜利!今天我们就分享一位全日制考生的上岸旅程!看看他如何自律学习并且成功上岸的。

分享学员

本期备考经验分享学员--汤同学

备考项目--复旦MSE全日制
复旦MSE初试成绩:312分

自我概述

我是从7月中旬开始备考的,开始的时间已经比较晚了。时间上的匆忙也让我不得不用了最功利的办法来准备考研的初试。我们分别看一下考研初始的4门科目。

四门科目的学习方法

政治

政治分为选择题和分析题,选择题一共50分需要系统地复习知识点,在复习的时候为了节省时间需要有所侧重,这部分建议报名参加政治辅导班,平时在做练习的时候对于没有选的选项如果出现在相关考点中也最好可以多加注意。政治分析题是考研中最需要“拼刺刀”的部分,一般来说关于分析题的必备考点这样的参考资料都是在12月初的时候出版,比如说肖4、小黄书等。从拿到书的那一天起,就要定好计划对相关考点进行背诵。由于这部分的50分的书写素材几乎全部依赖于这段时间的积累,我每天投入了很多时间在背诵上。这部分的内容在考试时也可能会遇到题目内容自己似乎没有背到或者背到忘记的情况,这时候也要学会冷静分析,从背过的其他知识点处寻找合理的点拿来作答。

英语

英语是4门课中相对提分最慢的一门课了。由于时间紧,虽然我的英语水平并不优秀(4级500分,6级压线过),我基本上在家里完全晾着这门课,只有在考前背了作文的模板,捞了最好挣的分。如果大家时间相对充裕的话可以在7月份之前先背一下词汇,看一下中英文翻译的句式变化。对我个人来说英语从小就是一门难以提分的科目,再加上时间匆忙所以我投入的时间较少,最后英语只拿了63分。当然对单科线来说已经够用了。

数学

数学是所有的科目中我认为最为重要的,在复习的时候我也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当然一开始我以自己啃书为主,走了不少弯路,让我本不充裕的时间更加吃紧。所幸我的内心没有因为迟迟没看见进步而崩溃,在及时调整学习方式之后,最终找到了做题的感觉时已经过了4个月。在这部分吃了不少亏,这里我根据自己的教训总结出一点经验:数学如果知识点遗忘严重,那么复习最好可以跟着上课的老师或者系统的教学视频。由于数学的试卷难易程度是有明显的大小年之分的,20年考研是数学大年,推荐在掌握基础知识的情况下额外关注冷门或者极难的考题。

专业课

专业课比较考验大家的计算机本科部分内容的功底。可以找到靠谱的复习资料很关键,考试的时候看见不清楚的内容也要尽力去答。专业课的给分明显是比较松的,所以考试的时候保持冷静很重要。csapp的范围太广了,分数还比较少,如果本科有类似课程比如说操作系统、系统结构这样的课程学过的话就像复习软工概念题一样熟悉一下里面的知识点,如果基础薄弱的话可以直接参加辅导班,毕竟老师还是都很专业的。

统考心得

对于初试来说,总的时间分配很重要,除去最后半个月需要以政治分析题为主之外,之前的时间分配给数学以及数据结构的代码、软件工程的作图上,对于提分是有很明显的帮助的。在保证每门课都能过单科线的情况下这几个部分的内容值得重点来抓。

备考总结

最后再简单说一点复试的内容,因为本人是全日制的考生(考在职的童鞋可以参考下面试),复试分机考和两轮面试,机考的考察内容会涉及数据结构,也会涉及算法。难度不会很高,所以尽量关注简单的算法以及基本的数据结构实现即可。面试的话英语面试5分钟,进去自我介绍,然后老师会从你的自我介绍里随机挑内容问,专业性不强,主要考察英语会话能力。专业面试15分钟左右,进去依旧是先自我介绍,之后每个导师都会问1个问题。如果自我介绍中包含了导师感兴趣的内容,导师就会对这个内容进行详细提问(最好是项目经历,没有的话实习经历也可以,再不济自己本科写的比较拿得出手的课程作业也是可以的,同时也建议说一下研究生阶段的研究方向的大致规划),否则导师就会询问基础的专业知识,尽量准备充分不要让后者的情况发生。只要可以让每个导师都选择对你介绍的内容进行提问,你就已经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