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MTA面试C线难吗?来自一位小姐姐的分享!
报考复旦MTA意识萌芽
首先感谢复旦求是给了我这样的一个平台能和大家分享我的面试备考历程。希望我的分享能够帮助准备报考复旦MTA的你。
在大学时期,一次偶然的机会我接触到了风光摄影。课余时间,我不断钻研学习摄影,并利用大学假期和工作后的假期,走遍了中国绝大部分地方进行拍摄,拍摄了上千张风光作品,作品多次获奖,签约了数个图库,成为了一名风光摄影师。也因此,我爱上了旅游。在2015年大学毕业后,加入了国内一家互联网旅游公司,负责摄影游版块。这份工作很好的将我热爱的摄影与旅游结合了起来。去年5月,我离开原公司后与小伙伴创立了一家旅游策划公司,除了旅游活动、旅游线路的策划外,我们也作为某大型OTA的目的地策划合作方,我开始接触到一些目的地的规划项目。在项目接触的过程中,我意识到对于景区规划而言,系统性的专业旅游规划知识和管理思维是必不可少的;与此同时,旅游行业内的资源也至关重要。因此,在进行一些搜索及了解后,我发现复旦的MTA非常适合我。所以,在今年4月份,我决定尝试报考复旦MTA。决定之后,我便果断参加了复旦求是的辅导课程,事实证明我是对的,针对复旦的培训求是是十分专业的,让我顺利的拿到了C线,在这里也很感谢求是老师对我的指导及帮助。
申请材料的提交
预面的第一个环节就是填写并邮寄入学申请表,此申请表可在复旦MTA官网上下载。申请表的个人信息部分如实填写,后面的个人论述部分仔细斟酌后填写。申请表的填写十分重要,面试时,面试老师是拿着你所递交的申请表进行面试及提问的。在上完求是的申请材料填写课后,我就着手开始准备申请材料。我花了一周时间才将材料填写完成。自认为很满意的材料,经过求是老师的指导,我才意识到我的材料漏洞百出,给自己埋下了不少“地雷”。老师的水平很高,我将我的情况以及目前公司状况简述后,他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我目前所面临的问题,也给我提了很多中肯的建议。尤其是职业发展目标和5年内的职业发展规划这一问题上,不仅对我的材料填写有非常大的帮助,对我个人在创业这条路上,让我有了新的思路。(“职业发展目标和规划”这一问题,不管是材料的填写还是面试的回答,都是非常重要的一环)材料里还有一部分就是推荐信,建议选择前公司、现公司的领导帮助你写推荐信。由于我的工作经历比较简单,所以其中一封我找了原公司领导帮我填写,另一封则选择了我合作的关系非常好的甲方领导帮我填写。申请材料在提交前,需要发邮件给求是的陈校长,陈校长会帮你做最后的修改,修改完成后,即可提交材料。申请材料可以邮寄,也可以送至复旦MTA办公室。我建议如果离上海近的同学还是自己送至复旦MTA办公室,一来是以免遇到快递寄丢这样的问题,二来是送至办公室的话,MTA的老师会当场拆开你的材料检查是否有遗漏或其他问题。我在5月初提交的申请材料,现场提交时MTA办公室的老师发现我的推荐信封口处未让推荐人签字。她接受了我其他材料,让我将推荐人的签字补好后再提交过去。

模拟面试
MTA的面试时间一共是10-15分钟左右,会涉及到英语口语的考察。这也是我较为担心的地方。一般在英语部分需要准备一篇自我介绍,以及两三个可能被问到的基础问题或行业问题。由于毕业后我没有英语的语言环境,英语算是较为薄弱。我一共上了4次口语课。口语课对我的帮助非常大。第一节口语课我由于交通原因迟到了,刚坐下就被外教喊起进行3分钟的英语自我介绍。此时的我是一脸懵逼的,憋出了几个简单单词后,外教鼓励回去我多练习。
外教总结了六条自我介绍时需要准备的内容:
一、 教育背景
二、 简述工作经历以及从中学到了什么
三、 为什么选择复旦MTA
四、 你有什么优势、资格(你能为复旦带来什么,复旦为什么要选择你)
五、 简述发展规划
六、 你的兴趣爱好
由于这六点需要在3分钟左右陈述完毕,所以基本上不需要太过详细展开去讲,这也是给面试老师就某一点来提问你埋下伏笔。(中文自我介绍也可按照以上几点来,可较英文版本略详细展开讲)
第一次口语课结束后,我就这六个问题写下了一篇完整的自我介绍并且流利复述出来。所以在第二次口语课时明显熟练了许多,外教也就一些语句、单词的运用帮我做了调整。第三、第四次口语课则主要以提问问题、回答问题的方式进行。这部分问题就比较随机了,考生也难以准备,建议可以准备一些基础性的问题:如个人有缺点、未来职业规划、为什么选择MTA等。
在4月下旬到6月初,我一共进行了5次模拟面试。第一次模拟面试,由于我充分准备了英语的自我介绍,所以老师对我的英语部分表示了肯定。反而再让我用中文再介绍一遍时,我表现得啰嗦无重点。后面提问了我职业发展目标及发展规划、为什么选择创业、以及上一家公司的介绍、在上一家公司的工作内容等。问题。我深知作为创业者,老师一定会着重创业部分的提问,但是我忽略了我上一段工作经历的整理,所以第一次模拟后,老师也提出由于我的工作经历较为简单,所以也不能忽略这一部分的归纳。第二次模拟面试时,老师也问到了未来发展规划,对MTA课程的了解以及行业相关的问题,例如公司的竞争优势、对景区规划的理解,景区服务未来的前景等。行业相关的问题我虽然都回答了,但是老师也指出还不够有深度,最好结合MTA的课程来谈。比如:旅游规划行业同质化较为严重,重规划轻策划。所以我希望通过学习MTA的目的地规划与开发等课程来加深这部分的认识等。第三次模拟面试,老师主要考查了我管理方面的问题,比如:团队的分工,如何平衡团队出现的矛盾,管理中遇到过的问题并谈谈如何解决的等。由于我的管理年限不长,团队目前人数不多,所以并未出现过大的矛盾与问题,所以这些问题我并没有很好的作答。老师也针对我的情况给了建议:可以如实说出目前团队人数少且年龄都相仿,目前没有出现过明显的矛盾。未来如果出现冲突,则采取观望、指导、调解、掌控这四步进行平衡。第四次模拟面试,除了常规的问题以外,老师还提问了:创业过程中遇到的挑战、工作中做出过什么成绩、做过最失败的事等问题。老师提出,这些问题有一个共同性即讲故事。回答这些问题需要举例,并且所举的例子听起来要真实且诚恳,切勿将最失败的事变相说成最成功的事。有了前四次的模拟,第五次的模拟面试我已经较能顺利的回答绝大部分问题了,也给了我上“战场”的信心。
正式面试
我参加了MTA的第一批面试,面试时间是6月23日下午。面试当天,一共分为两个时间段,下午一点和下午三点,每个时间段被分为两组,每组5人,一组去第一会议室,另一组去第三会议室面。面试前大家在同一个休息室里等候。当天大约有20名考生。在等候时不免有些紧张,真正进入到面试时,反而没那么紧张了,记得保持微笑。我面试的那个会议室一共坐了6名考官,其中一名负责记录,一名负责英语的考查,另外四名考官轮流拿着申请资料翻阅后提问。面试时间大约十来分钟,我被要求先用中文做了一遍自我介绍,然后英语考官又让我又让我用英语再做一遍自我介绍。英语自我介绍做完后,老师让我用英语回答了“什么是摄影游,摄影游常去的目的地有哪些”这两个问题。随后,其他老师向我提问了“为什么选择创业”“团队的组成和分工”“创业后团队做过哪些项目,取得了什么成绩”“项目的一般标的”等问题,这些问题我在面试前基本都准备过,所以现场回答都比较流畅自信。在一周后收获了C线的成绩。在这期间,我非常感谢复旦求是每一位老师对我的指导与帮助,让我顺利通过预面。
面试总结
整体感觉正式面试会比模拟面试简单,虽然正式面试有很多随机性,但是有一些准备是完全可以提前做好的:
一、 英语自我介绍&中文自我介绍(三分钟左右为宜,中文可稍长一些)
二、 中文的问题回答,我列了几个必准备问题:
1.为什么报考复旦MTA(尤其是非旅游行业的同学,报考动机被提问的概率很大) & 学校为什么选择你
2.未来职业发展规划:这个问题至关重要,且要结合报考MTA的理由回答。非旅游行业的同学需要了解一些旅游产业链的构成和组织形态。
3.了解复旦MTA的课程架构。
4.准备4-5个不同的故事(案例),以回答“你做过最成功的/最失败的/最后悔的/印象最深的/最困难的事/最有挑战的事”。回答逻辑可参考STAR法则:在什么情况下,接受了什么任务,如何行动,达到了什么结果来回答。
5.行业内问题:对旅游业的前景怎么看/对景区规划/景区运营/特色小镇/旅游地产/体育旅游等的理解。
6.个人性格特征分析:如你的优缺点
7.管理问题:如何平衡管理中遇到的冲突/管理中遇到过什么难题等
8.全日制学生:如何规划你的学习,如何协调学习和生活/非全日制学生:如何协调工作和学习
9.针对自己创业的考生:为什么选择创业/公司整体状况/公司所取得的成绩/公司的竞争优势/公司的竞品/公司的未来发展方向/市场定位等等。
三、英语随机提问:正式面试中英语部分的提问可能在2-3个问题。由于随机性比较大,无法提前准备。如果为了准备更全面和安心,也可以将第二点中的问题做好英文回答的准备。
在此祝愿每位考生在面试中都取得C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