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得自我营销的CEO能够点燃员工激情?
研究表明,激情对于初创企业的成功至关重要。企业家的激情不仅可以感染到投资者和员工,还能够为企业在创业初期赢得更多支持。那么,在企业进入成熟期后,领导者的激情是否依然不可或缺?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将目光聚焦于CEO对企业持续发展的激情上。通过调查与实验研究,我们发现,CEO对企业发展的激情可以通过影响中层管理者的领导方式,有效激发员工创造力。
何为激情?为何激情?
激情(passion)在不同领域有着不尽相同的定义,但文献普遍将激情与几个核心特征联系在一起。首先,激情具有特定的目标,一个对音乐充满激情的乐手,可能对音乐之外的事物缺乏兴趣。其次,激情表现为个人对某件事物或领域的强烈积极情感,却不仅仅停留在情感体验,更蕴含了个人赋予该事物的更深层的意义,以及对相关目标强烈的渴望和追求。正因为激情具备这些特质,创业激情被认为是驱使企业家在筚路蓝缕的创业初期百折不挠,从而获得成功的关键因素。
然而,在走过了创业期的慷慨激昂之后,守业是否只需稳如磐石,无需再保持那股澎湃的激情呢?当苏姿丰接手美国超威半导体公司(AMD)时,这家年近半百的企业已然是风雨飘摇,日薄西山。然而,这位女性CEO以无比的热情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使公司从破产边缘起死回生,并继续以满腔热忱投入AI时代群雄逐鹿的竞争中。同样, 当小米公司迅速崛起,成为全球知名的智能手机制造商后,也不可避免地面临竞争加剧、内外交困的局面。创始人雷军怀揣着源源不绝的激情,带领小米不断转型,在多个新兴领域取得突破,甚至在质疑声中进军智能电动车行业。他坦言,是破釜沉舟的勇气带领小米冲出重围,而这勇气则源于奔涌不息的热情。从类似案例中不难看出,企业在成熟期可能会显得暮气沉沉,而领导者的激情则可能成为企业重新焕发活力的关键。
我们的研究指出,在处于成熟期的企业中,领导者,如CEO,也可以拥有像创业者一般的激情。不同的是,创业激情通常集中于获取资源和创造企业,而CEO对企业发展的激情则源于对获取可持续竞争力的渴望,更聚焦于改变现状和发现新的成长机会。同时,相比于创业激情对于受众(如投资者) 直接的、情感上的感染力,CEO对企业发展的激情可以在长期的交往中,从更深层次影响企业中的其他管理者及员工。
通过对中美两国120位CEO和其他高层管理者的开放问卷调查,我们总结出,CEO对企业发展的激情可以从情感、认知和行为上得到体现。在情感方面,管理者若对企业发展充满激情,他们在工作时通常会感到充满能量,并体验到自我满足感和幸福感。在认知上,充满激情的管理者往往会设想企业取得更大突破和成功时的情景,并意识到企业的发展对他们个人有着重要的意义。激情同样体现在行为上,这些管理者总是全身心地投入企业的发展,时时不忘企业,并不断向周围人请教, 以获取企业发展的新思路。

从顶层到基层
CEO激情如何点燃员工
一位对企业持续发展充满激情的CEO ,往往首先会影响到企业中层管理者的领导方式。中层管理者在企业中承担着承上启下的关键职责,公司层面的目标和愿景需要通过他们具体传达和落实。对于中层管理者而言,他们对公司目标导向和风气氛围的感知,会深刻地影响他们领导下属的方式。而CEO无疑是中层管理者们判断公司导向的风向标。
当CEO对企业的发展充满激情时,中层管理者们可以从中感受到企业对于变革与发展的渴望。同时,CEO的激情不仅彰显了企业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和深刻意义,也展现出追求变革和宏伟目标时强烈的正向情绪。这些都将感染到中层管理者,激发他们更积极地引导下属拥抱变化,并展现出更多的变革型领导行为。
变革型领导的特征在于通过愿景鼓舞下属, 同时启发和帮助下属挑战自我,通过新观念和新方法实现更高的共同目标。因此,在变革型管理者的领导下,员工会意识到,个人的贡献将成为一个崇高且美好愿景中的一部分,从而激发员工以更强烈的动机去寻找新思路以解决问题、改善现状。同时, 变革型领导鼓励员工提出新见解,在知识上不断突破,并与团队共同成长。因此,变革型领导也创造了有利于员工发挥创造力的土壤。
我们对中国35家企业的CEO、170位中层管理者和595位员工的调查研究证实了上述因果关系。我们首先设计了一个量表,用于评估CEO激情水平(表1)。通过情境实验,我们发现,一位富有激情的CEO更容易让人感受到企业的创业导向,主要体现在企业的战略模式更加强调主动、创新和冒险精神。我们要求参与者想象自己是中层管理者,在一位有激情的CEO领导下,他们会更倾向于选择变革型的领导方式。在另一项情境实验中, 参与者被要求想象完成一项需要创意和想象力的任务。如果任务发布者是一位变革型领导,参与者会表现出更多创造性,而这一效应与领导者本人是否展现出创造力无关。
如何放大CEO激情的影响力
CEO对企业发展的激情展现了其个人的价值追求和对事业的热爱。然而,如何才能更有效地将这种热情转化为中层管理者和员工的实际行动呢?我们发现,其中一个因素是CEO是否善于运用自我营销手段来塑造精明强干的形象。实地调查和情境实验的结果表明,当CEO擅长使用自我营销技巧时,CEO激情与中层管理者变革型领导之间的关系更为强烈。
通过自我营销,CEO得以扩大自己的影响力,树立权威、可靠的形象,从而赢得企业中其他管理者和员工的尊敬与推崇。当中层管理者意识到CEO对企业变革发展充满热忱,同时也感受到CEO拥有卓越的能力来引领企业实现更高的目标时,他们会感到CEO充满热情的目标更加具有吸引力,同时对这一目标更具信心,也更愿意受到CEO激情的感染,从而通过改变自己的领导行为来支持企业发展,而不会将CEO的激情视为一时冲动的冒进之举。因此,当CEO善用自我营销建立良好形象时,他/她对企业发展的激情得以发挥更为广泛和深刻的影响力。
管理启示
用激情维持企业生命力
在风起云涌的创业时期,企业家需要激情澎湃、斗志昂扬地开创新事业。而我们的研究发现,无论企业处于何种发展阶段,领导者以激情引领企业锐意进取,都对维持企业的生命力和创新能力至关重要。领导者的激情不仅影响着他们自身的行为,更会塑造企业的风气和氛围,改变中层管理者对企业目标和愿景的理解,从而影响管理者的领导方式,最终使企业员工迸发创造力。
同时,由于激情具有特定的目标,领导者激情的来源也将深远地影响企业的方向及中层管理者的领导方式。若领导者充满激情的目标与企业发展的方向不一致,反而可能会将企业引入歧途,因此对领导者激情的理解应当更为具体和深入。
对于那些通过创新维持竞争力的企业而言,关键领导者如CEO是否仍然对企业变革发展充满激情显得尤为重要。激情也应当成为企业选择领导者的一项关键考量因素。CEO和其他关键领导者也可以更加主动地展现他们对于企业发展的激情,以此感染企业中其他的管理者和员工去开拓创新。激情不仅仅体现在慷慨激昂的演讲中,更应该体现在领导者对企业发展的深刻洞察及实际行动上。
此外,由于激情源自个人的价值观和渴望,如何得到他人的认同和推崇取决于领导者本人的影响力。为了进一步扩大激情对变革创新相关行为的影响,领导者可以采用积极的策略,打造正面且具有影响力的个人形象,从而将个人的激情传递至整个企业,真正影响到企业中每个人的行为。
陈晓萍
美国伊利诺大学工业和组织心理学博士
美国华盛顿大学福斯特商学院Philip M. Condit讲席教授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特聘教授
复旦大学EMBA项目授课教授
陈晓萍教授曾任福斯特商学院副院长(2016-2020)和组织管理系主任(2009-2015)。她曾担任专业英文期刊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Decision Processes的主编(2010-2016),也是中英文双语杂志《管理视野》的创刊主编和执行主编,并将担任《组织管理研究》的主编。
陈晓萍教授的学术研究涉及很多组织行为和人力资源管理领域,主要的研究课题包括跨文化管理、个体和群体决策、领导学、商业谈判、创业者激情、和中国人的关系等。
教授课程:跨文化管理
在企业全球化的进程中,由于文化差异给企业经营者带来的机会和挑战日益突出。本课程扎根于严谨的跨文化管理理论,通过对文化的深度剖析,揭示文化价值观对个体和群体的工作态度和行为的显著影响。这些影响不仅表现在沟通方式、谈判方式和人际交往方式上,也表现在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践,以及领导力的培养和执行上。
本课程将通过大量的情景模拟练习和实际跨国公司的案例分析来帮助同学们掌握最前沿的概念、案例和工具,使他们成为未来全球经济舞台上的长袖善舞者。